发刊词

国际大都市是支撑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支点,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关键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是在深度链接全球中发挥着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影响力,影响着世界。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旨在为全面推动新时代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引擎和示范引领,为高水平进行国际竞合开辟机遇窗口和广阔空间,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营造温馨港湾和出彩舞台。阅读更多

特稿

Features

聚焦

Focus

专论

Monograph

治理

Governance

笔谈

Dialogue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Urban Mobility Readiness Index: A Global Comparative Study of Preparedness and Challenges

Guillaume Thibault Alexandre Bayen

2024年第4期

关键词The Urban Mobility Readiness Index

摘要The Urban Mobility Readiness Index (UMRI)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global cities in terms of advancing sustainable and innovative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By analyzing 65 cities across five dimensions—social impact, infrastructure, market attractiveness, system efficiency, and innovation—the 2023 UMRI identifies the best practices in public transit, electric vehicle (EV) adoption,and active mobility from leading cities such as Helsinki, Amsterdam, and Hong Kong.

智慧语境下城市交通问题高维化和对策体系化研究

杨东援

2024年第4期

关键词智慧交通;智能服务;智能治理;信息空间;人工智能

摘要伴随科技革命的日益临近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城市交通行业不仅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和使命,也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栖息地,从而面临更加复杂的行业技术管理任务。理解城市交通所具有的在“物理—信息—社会”三元空间中的复杂适应系统控制特征属性,将智慧交通的任务设定为采用技术和政策手段解决综合性社会问题,在“智能控制—智能服务—智能治理”三层级系统架构基础上,促成交通理论与人工智能理论的“共生发展”关系,有助于辨识行业技术发展和学科研究的方向。同时,为了构建良好的创新产业集群生长环境,夯实承载基座,需要高度重视城市交通信息空间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组织机制、知识生成过程和内容结构等要素的体系化。

上海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提升:以Instagram 语义分析为例

宋波 封昱如 蔡子鑫

2024年第4期

关键词都市旅游;城市形象;社交媒体;语义分析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社交媒体成为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关键工具。上海作为全球旅游的重要枢纽, 在国际旅游新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通过获取海外社交媒体Instagram 用户对上海旅游的评论数据,分析上海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的传播,基于英国学者卡瓦拉齐斯(Mihalis Kavaratzis)城市品牌模型,界定上海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的初级印象、次级印象和第三印象,并通过提取用户评论的高频特征词、构建语义网络图,分析Instagram 用户生成内容的情感倾向及感知强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城市地标、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多元性是塑造其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的核心元素;②融媒体等整合营销传播手段是塑造和传播上海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的关键手段;③社交媒体用户正向口碑对提升上海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该研究为上海及其他旅游城市形象的提升提供实证依据与策略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估体系构建和比较研究

杜娟 欧玲 郑醉文

2024年第4期

关键词消费城市;消费城市理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指标体系;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

摘要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消费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理论脉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和核心功能,创新构建适用于国内外城市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对巴黎、伦敦、纽约、东京、上海、香港、新加坡、迪拜等8 个主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度量和评价,呈现不同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优劣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和上海实际情况,对未来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制度构建与上海的实践探索

邱诗韵 林梓瀚

2024年第4期

关键词数据要素;数据权益;数据流通交易;上海实践

摘要我国数据财产权政策的不断演进与调整,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对于平衡实现人民福祉和完善民事权利制度需求的深刻理解。文章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归纳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和上海先行先试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研究发现,上海积极开展自主性探索,并形成扬弃传统物权确权逻辑、采用多层级用益物权满足数据经济效益需求、以数据脱敏制度保护数据主体利益的有益经验,最终以数据权属的“三重产权”结构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以“多层级用益物权”制度创新挖掘数据要素的作用,以“平等保护”等法律原则维护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中国经济风向标”系统解构与上海实践

周健奇 郭巍 刘帅

2024年第4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风向标;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作用;国际大都市

摘要为更好发挥中国经济风向标的重要作用,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规划引导下,充分发挥我国国际大都市重大职能带动作用,将存量与增量相结合,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对标顶级国际大都市找差距,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强化各部门统筹协调,加快形成政策合力,优化区域产业和要素空间布局,提升对外经贸活动网络构建能力,强化我国国际大都市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与创新链网络关键节点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提高全球经济事务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参与度,加强城市治理效能,加快建成经济实力雄厚、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具有高度国际竞争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