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学: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人文经济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它蕴含着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辩证法。把握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共生共荣的协调关系,将人文要素转化为经济转型的推动力,已成为当前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大势所趋。在促进人文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本土实践中,中国城市积累了不少做法和方案,迫切需要进行经验总结与路径提炼,以揭示人文经济的内在机理和时代内涵。本期笔谈邀请4 位学者从不同角度着眼,讨论和分析中国城市人文经济学的典型特征。肖伟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立足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来审视新时代人文经济学;陈能军则关注人文经济对城市文明典范建设的赋能作用,指出应当兼顾人、文化、经济三大要素,助力现代城市人文与经济的共同繁荣;徐剑认为文化产业是城市人文经济的核心动力,可以通过激活创造力、提升吸引力、彰显竞争力来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从而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郑崇选则聚焦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精神特质,认为海派文化的价值追求、传统资源、包容理念、开放结构将为人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现将其整理发表于此,供读者批评指正。
——主持人 徐 剑
中图分类号 F291.1、G1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7-4582(2024)02-00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