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过后,上海的自贸试验区还应做些什么
2016-09-27 01:36
字体
保护色
打印

转载自:http://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31717&time=1474727095220&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三年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序幕。三年后,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将承担更大的责任,进行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试验。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上海自贸区如何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今天,在第四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上,各地专家围绕“上海自贸试验区如何进一步发展”的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给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极富建设性的建议。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指出,三年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要实现三个率先。第一个率先是率先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何深化与自贸试验区相配套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提高自贸试验区立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第二个是率先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压力测试,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一方面要在建立安全审查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风险防控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第三个是率先推进自贸试验区与重大国家战略协同联动,在更广的领域中发挥服务全国大局功能。

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认为,下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首先是以开放倒逼改革,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微调自贸试验区的管理体系,建立自贸试验区的实体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建设典型的自贸区。所谓典型的自贸区,是以高层次国际贸易秩序为参照标准的新自贸区。在自贸试验区内大胆地试验新的贸易规则、新的投资规则以及新的国际贸易制度的运行方式和运行制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详细地剖析了“TPP新规则”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影响,他指出,对于上海而言,真正的问题在于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如果这些方面达不到标准,则很难与新的TPP规则对接。应尝试制定劳工与环境标准的中国模式。此外,目前我们的税收结构存在很大问题,不平衡且效率低。未来上海应该从更宽的视角来考虑改革,比如在原来投资开放、服务业开放的基础上,能不能做得更细?能不能拓展到金融政策方面?此外,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一定要走向高效率和高竞争力。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重点谈了未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开放的试点改革方向,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第二,进一步扩大敏感行业的开放;第三,国内规制与准入资质的改革,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鼓励行协会自主管理;第四,加快对敏感议题的破冰尝试。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具体谈了对自贸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即继续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和深化改革开放的主线,衔接“一带一路”,衔接长江经济带,衔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以国际金融创新为引领,支持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航运转型升级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相对于其他几家自贸试验区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上海的四个中心与科创中心与自贸试验区连接。